近来,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高湿天气,人体出汗增多,细菌、真菌活跃,皮肤屏障功能容易受损。因此,湿疹进入了高发期,需要建立科学防护。
诱发湿疹的因素
1.汗液刺激汗液里含有大量人体的代谢废物,如无机盐、尿素、乳酸以及微量元素等。高浓度的盐分和其他代谢产物滞留皮肤表面时,可能会渗透到角质层,刺激神经末梢,导致皮肤瘙痒。
2.微生物繁殖汗液中的有机物(如氨基酸)为细菌、真菌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营养,可能会引发皮肤感染或炎症反应。
3.汗腺导管阻塞汗液排除不畅,汗腺导管受到阻塞,从而诱发痱子,进一步会演变成湿疹。
治疗方法
对于湿疹的治疗,短期内(不超过2周)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,如氢化可的松乳膏、糠酸莫米松乳膏等。面部或长期维持治疗可选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(如他克莫司软膏),避免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。当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、渗液或脓疱时,应及时去医院诊治,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、抗组胺药或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。
中医认为,湿疹与湿邪密切相关,其发生与心、肺、肝、脾四经关系密切。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程和症状进行分型论治,一般采用龙胆泻肝汤、除湿胃苓汤、四物消风散等中药方剂加减治疗。
预防和家庭护理
首先,应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选择纯棉透气衣物;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通风降温;出门时应尽量使用太阳伞并合理涂抹防晒霜。
其次,要营养均衡,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、豆类和豆制品、黑芝麻、动物肝脏等,禁食鱼虾海鲜、牛羊肉,要禁酒,不可过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最后,尽量避免接触可诱发湿疹的各种因素,尽可能避免阳光直晒。出现湿疹后,不用热水、盐水烫洗,忌用肥皂、碱水或化妆品等搽洗患处,避免搔抓,以防继发感染。如果日晒后出现水肿红斑或灼热感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