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80年前,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,广大海内外泉州儿女共赴国难,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,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,绘就泉州人民气壮山河的抗战历史画卷。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铭记抗战历史,砥砺奋进力量,“福传泉港”特别推出“泉州抗战记忆”专栏,撷取泉州人民抗战重要历史事件和泉籍抗战英雄人物壮举、感人事迹,展现泉州人民抵御外辱、共赴国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,共同追忆那段烽火连天、不屈抗争的峥嵘岁月。现推出第9期《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的成立》。
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的成立
1938年夏,金门、厦门相继沦陷后,泉州地区成为前线,日军飞机时常入侵沿海集镇上空骚扰破坏,形势骤然紧张起来。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根据毛泽东在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中阐述的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,决定在晋江、南安地区广泛发动群众,组织地方武装,开展抗日游击战争。
泉州中心县委认为,晋南各乡联保主任虽是国民政府的办事人员,但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,大多还是赞成、拥护中共抗日救亡主张的,尤其日寇迫近家门,武装保卫家乡的意愿更加强烈。因此,决定以原来的乡村政府为基础,选择在较有群众基础、地理位置重要的深坑、梅花岭及树兜、浮桥、紫帽一带组织抗日武装。此时,国民党晋江县政府也深感“厦市沦陷,敌图闽南益急”,已欲发动本县民众建立武装自卫组织“以备将来辅助正规军作战”。

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李刚
1938年10月,泉州中心县委邀请晋江、南安24个乡的联保主任到南安官桥深坑乡(今属官桥镇)后林墟联保主任办公室举行联席会议,会议由中心县委书记李刚主持。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金、厦沦陷,东南门户已开,保卫家乡迫在眉睫,务必立即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队伍,随时准备抵御日军的侵略,遂作出建立“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”的决定。
会议通过了晋南联乡抗日群众武装的组织章程、政治目标及军事、组织、宣传等方面活动大纲,由各联保代表一致签名,发表《宣言》,提出保国保乡的口号。决定一旦日军入侵,即以岭兜、深坑这一带为根据地,开展游击战争。
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按三种类型编制:男青年组织战斗队,以联保为单位成立大队,下设中队、小队,进行军事训练;年老的组织后备队;妇女组织救护队。经费由各联保积极筹备,在深坑建储粮仓库。蒋坤灿为游击司令,蒋报捷为后勤部总指挥,中共党员粘文华为政治部主任。

泉州各界人士、爱国华侨对建立抗日武装都深表支持,民众争相报名参加抗日队伍,捐饷捐粮。树兜村曾因打垮土匪军缴获二三百支步枪,加上各界人士积极捐助,很快就建立起装备较为精良的武装,泉州新门外第一团很快发展到800余人。战斗队员天天参加训练,大家无不表示:“日军胆敢来犯,就和它血战到底!”
通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发动,深坑、梅花岭、紫帽等地也很快组织起联乡抗日自卫队,武装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枪,对泉州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振奋、鼓舞作用。1939年底,因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,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被迫解散。

来源:泉州史志